ACHIEVEMENT

成果點滴/ 110年

新竹林管處林務會議
2021.08.26

一進入新竹林管處大廳,木頭香氣隨之撲鼻而來,友順與桂協的夥伴們是這場會議的主角,早已抵達目的地,一群人浩浩蕩蕩地進入會議室,一張木製長形桌竟是座無虛席。如果未曾加入這個計畫,我大概不會了解到原來適當伐竹對生態是件有益之事,也不會知道台灣有以伐竹為專業的人才,更會忽略了林業所說的不只是樹木,還有台灣那滿山遍佈的竹林。

 

竹產業的沒落,不只與七零年代塑膠替代品興起取代竹製品有關,一零五年頒布的禁伐補償政策也對竹產業帶來了衝擊,一公頃的竹林放置著不去伐採,一年便能有三萬元的收入,這或許比起認真經營竹林所能得到的報酬還高,且更加的單純方便。不過這卻忽略了竹子的特性,導致竹林老化,帶來水土保持的危機,就算一零八年政策修改,只要七成以上竹木覆蓋率就可以申請補助,但無論是政府與民眾之間的資訊不對等,或是地方政府、地主為求方便保守行事,都使得林業經營在私人土地上難以推動。

 

同樣在一零八年,林務局開始試辦桂竹林撫育更新作業,就國有林班地的撫育疏伐作業招標廠商,阿山一家人所成立的友順公司正好擁有這項珍貴的專業,也因此成為了這專業領域中的指標。他們不僅進行標案合約中的作業,也盡心盡力的協助各方面的研究試驗,提供自己寶貴的實作意見,不去計較得失,努力為台灣的林業發展盡上一份心力。

 

目前國有林的桂林經營尚處於調查更新的階段,友順公司的夥伴們就像是隻領頭羊,為竹林經營的永續生產模式開先鋒,唯有將現有的林地整理乾淨,賦予更穩定的生產力,往後的永續經營才有可能性。雖然林管處為竹林永續經營設定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將林地做生產性標售,發揮林地應有的生產力,創造林業經濟價值,但要如何改善現有的竹林去化問題,如何吸引廠商來經營林地,如何推動國有林材的使用,都是未來要持續面對的難題,這條路還要繼續走下去。

 

 

 

 

文|李若嘉
圖|古家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