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HIEVEMENT

成果點滴/ 110年

永續環境
長興國小魚菜共生專題課程成果發表
2021.12.09
因為疫情的影響,本該在六月準時畫下完美句點的長興國小魚菜共生專題課程,竟是直到十二月才終於能夠再次上路。這段時間,帶領課程的大哥哥們可絲毫沒有鬆懈,仍持續的改良魚菜共生系統。閱讀相關研究資料、實作影片,拜訪成功建置並運作魚菜共生系統的專家,融合來自各方的經驗與知識,思考如何將魚菜共生系統建置在山上,和孩子們共同觀察學習。   魚菜共生系統看似簡單,但要如何讓魚與菜在系統中達到平衡,一同茁壯成長,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專題。從系統各層的設計架設、水質的培養、魚菜種類的挑選到系統的觀察與照顧,都是門不簡單的學問。而將系統建置在山上,更大的難處在於環境不同,山下喜好溫暖天氣的動植物,難以適應山上寒冷的天氣,於是更要勤於觀察,了解不同動植物的習性,找出應對的方法。   孩子們認真地聽著大哥哥們講解魚菜共生系統如何照顧,親手種下小白菜、辣椒、蔥等植物,好奇地探頭觀察魚池裡的小魚們,追問著大哥哥們關於照顧系統的注意事項,學習如何觀看感測器,確認系統狀態。想必有這些熱情的孩子們陪伴,建置魚菜共生系統再如何困難,都能逐漸穩定成長,成為我們與孩子們一同學習的良好教材。   課程即將結束之際,老師邀請孩子們起立,經歷了將近半年的相處,中間經歷了疫情的影響,有些孩子還來不及參與完課程便畢業了,同時也有些新的孩子加入。如今課程終於完成,大哥哥們也即將畢業,孩子們深深地向大哥哥們敬禮,大哥哥們也回以真誠地鞠躬,成長路上,能有機會相遇,大概也是極難得的緣分了吧。而課程雖然結束,但建置魚菜共生系統的路途可還沒結束,往後仍要一同努力穩定及優化系統,讓未來更多的孩子都能一同體驗到其中的樂趣。         文|李若嘉     圖|李若嘉、古家媛
READ MORE
能源與減碳
義盛國小能源手作課程
2021.12.08
三位老師、十位研究生、兩位助理,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四台車,破除路上遇見的像是錯過高鐵、輪胎被釘子刺破、講師暈車等種種困難,來到義盛國小大禮堂。大大小小的蘿蔔頭們睜著靈動的眼睛往台上看著,今日介紹的能源議題對孩子們而言確實稍嫌困難,幸好講師活潑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都不至於感到無聊。   介紹了太陽能、水力能、風能、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六大再生能源,接著就到了我們又愛又恨的手作課程時間了。出發前先試作過這幾樣手作教具,包含風力發電站、太陽能風車拼裝小房子、水力發電鯊等,說困難倒也不至於,但確實需要極大的耐心與細心,才能順利完成。   「老師,我原本做得很慢,你來了之後我就做得很快了唉!」小女孩抬起頭來笑咪咪地說。四年級的孩子很是聰明,大哥哥大姊姊們忙著協助那些低年級的孩子們,這小女孩看起來聰明伶俐,一個人乖巧的組裝著,看似不必操心,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她不斷地在重複做著同一個步驟。不過她不放棄的精神很是讓人佩服,本就聰明的孩子稍微指點一下便勢如破竹,看著逐漸完成的成品,越加有成就感。   真要說起來,我們從這群孩子身上得到的更多吧!認真參與各式各樣多元的課程,汲取哥哥姊姊們所帶來的知識與故事,再用無比的天真與衝勁回饋給他們,於是每次來總會被這群孩子們的成長所驚豔。如此,只能用更認真的態度,聆聽他們的話語,訴說自己的經驗,用更真誠的心與之交流,期待他們逐漸茁壯成健壯的大樹,在這片大地上生生不息吧!         文|李若嘉     圖|李若嘉、古家媛
READ MORE
文化與產業
屏科大竹產業推動與伐採技術從業人員培訓課程
2021.12.03
說起竹產業的發展,屏東比起我們較為熟悉的桃園復興,更加艱辛的在於屏東並沒有像阿山一般以伐竹為主的專業公司,少數的伐竹工班也大多年事已高,年輕一輩再難有人投入。同時因為禁伐補償政策、塑膠製品的興起、國外廉價竹材的進口,台灣對於伐竹的需求大幅下降,環環相扣之下屏東的竹產業與桃園復興面臨著同樣的困境,甚至狀況更為險峻。但就算是在這樣艱辛的狀況之下,仍然有人以此為職志,努力的為竹產業發展盡心盡力。   第一天的課程主要在室內進行,針對竹材加工、水土保持、副產物應用、職業安全等面向進行解說。參與者不僅有林管處工作站的工作人員,也有林地的地主與竹編老師等竹產業相關人員,雖不是直接與這些技術相關,卻也能從中學習交流並培養人脈。     第二天的課程則以實作與經驗分享為主,包含人工伐竹、怪手清運、鏈鋸操作、去枝造材等技術課程,有趣的是除了在一旁觀看演練外,每個人竟都能親自體驗伐竹的流程。從前看阿山與伐竹工班們伐竹,總覺得俐落簡單,輪到自己時倒沒那麼容易了。   為了改善伐竹的高勞力性質,下午的課程則以剖竹機、竹粉碎機體驗為主,機具改良在竹產業推動上是不可少的一部分。元宇生技不僅擁有豐富的竹木家具製作經驗,現在更積極研發創新的竹材加工技術,在此也約定好下次要再訪屏東,至元宇生技公司參訪。     文|李若嘉 圖|李若嘉
READ MORE
智慧防災
義盛里韌性社區第6次活動
2021.10.26
接連幾天的綿綿細雨,原先還想今日在復興山上舉辦的活動是否能順利,沒想到山上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出了個大太陽。許是天氣宜人,一進到義盛里活動中心,便能感受到當地居民們的活力,活動還沒開始,幾位大哥大姐已在一旁聊的熱絡,不必電話提醒,大家都準時出現在現場。   「這是我們的校長,這是我們的主任。」每次來到義盛里,都很難不被他們的可愛所感染,里長帶著幾位大姐起鬨,兩位大哥不知道是否與學校有甚麼淵源,直接被指派成了領頭羊,所有人哄堂大笑。男性參與社區活動本就稀罕,能像兩位大哥一樣,認真參與,默默付出,享受其中,實在難得。   今日的活動是要與大夥一起動手做,做出一座義盛里數值高程地圖,困難繁瑣的前置作業已預先完成,里民們只需親手組裝、上色、裝飾,便能完成自己家鄉的地圖模型。幾位大哥大姐們很是豪邁,組裝時每個人都卯起勁來榨乾保麗龍膠,上色時這位夥伴卯起勁來噴了一層漆,另一位夥伴又卯起勁來噴第二層漆,沒隔多久校長與主任又要巡上一遍,四下無人時再補上一層,每個人都用心地參與其中,為這座模型創造了獨一無二的風味。   「我的家在這裡!」、「里辦在這裡,學校在那裡。」、「里長你太貪心了,怎麼種那麼多樹!」、「這裡是農場唉,怎麼會都沒有樹。」幾位大哥大姐一邊動手做也不忘了要鬥嘴,裝飾的過程熱熱鬧鬧。每個人不僅蓋上自己的家,還謹記著要把鄰居朋友的家也帶上,種樹也得為沒來的朋友們分上一杯羹,好感情在此時此刻展露無遺,屬於大夥的義盛里數值高程地圖就這樣完成了!         文|李若嘉     圖|李若嘉、古家媛
READ MORE
總計畫
大漢溪文化之旅
2021.10.05
受到長興國小校長邀約,我們有幸到石門水庫與孩子們一同進行大漢溪文化之旅,石門水庫雖是北台灣重要的水庫,但眾人對他的了解仍屬有限。從松樹林碼頭上船出發,登上薑母島、走過溪口吊橋,石門水庫的湖水反射陽光,一閃一閃,搭配著徐徐的微風,船上時光很是宜人。導覽人員與耆老認真地介紹石門水庫的歷史與風光,孩子們則盡興地享受出遊的快感,一路熱熱鬧鬧。   回程的船上耆老率先高歌一曲,林明福老師已是現今少數會泰雅族古語吟唱的人間國寶。吟唱的歌聲渾厚有勁,沒有任何配樂襯托,反而顯得歌聲壯闊撩人,氣勢十足卻又溫暖動人,雖是不懂歌詞的意義為何,但據說這傳唱的是泰雅族的起源與歷史。   孩子們則在一旁小聲地唱起現今的抖音神曲,一時船上迴盪著古老的古語吟唱,及最新的流行歌曲,校長聽著耆老珍貴的歌聲落下淚來,老師看著天真快樂的孩子們微笑著,這樣的畫面感動地讓人移不開眼。   所謂傳統文化,我們所認為珍貴的那些歷史,在當代對於後代子孫能有什麼樣的意義,等到這群孩子長大時,泰雅族的古語吟唱是否還流傳著,於他們而言還能理解與有意義嗎?不知道。但如今這樣,一邊以新,一邊以舊,時而交集,時而各過各的,倒也是此時此刻最美麗而珍貴的畫面了吧。         文|李若嘉     圖|李若嘉、古家媛
READ MORE
文化與產業
新竹林管處林務會議
2021.08.26
一進入新竹林管處大廳,木頭香氣隨之撲鼻而來,友順與桂協的夥伴們是這場會議的主角,早已抵達目的地,一群人浩浩蕩蕩地進入會議室,一張木製長形桌竟是座無虛席。如果未曾加入這個計畫,我大概不會了解到原來適當伐竹對生態是件有益之事,也不會知道台灣有以伐竹為專業的人才,更會忽略了林業所說的不只是樹木,還有台灣那滿山遍佈的竹林。   竹產業的沒落,不只與七零年代塑膠替代品興起取代竹製品有關,一零五年頒布的禁伐補償政策也對竹產業帶來了衝擊,一公頃的竹林放置著不去伐採,一年便能有三萬元的收入,這或許比起認真經營竹林所能得到的報酬還高,且更加的單純方便。不過這卻忽略了竹子的特性,導致竹林老化,帶來水土保持的危機,就算一零八年政策修改,只要七成以上竹木覆蓋率就可以申請補助,但無論是政府與民眾之間的資訊不對等,或是地方政府、地主為求方便保守行事,都使得林業經營在私人土地上難以推動。   同樣在一零八年,林務局開始試辦桂竹林撫育更新作業,就國有林班地的撫育疏伐作業招標廠商,阿山一家人所成立的友順公司正好擁有這項珍貴的專業,也因此成為了這專業領域中的指標。他們不僅進行標案合約中的作業,也盡心盡力的協助各方面的研究試驗,提供自己寶貴的實作意見,不去計較得失,努力為台灣的林業發展盡上一份心力。   目前國有林的桂林經營尚處於調查更新的階段,友順公司的夥伴們就像是隻領頭羊,為竹林經營的永續生產模式開先鋒,唯有將現有的林地整理乾淨,賦予更穩定的生產力,往後的永續經營才有可能性。雖然林管處為竹林永續經營設定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將林地做生產性標售,發揮林地應有的生產力,創造林業經濟價值,但要如何改善現有的竹林去化問題,如何吸引廠商來經營林地,如何推動國有林材的使用,都是未來要持續面對的難題,這條路還要繼續走下去。         文|李若嘉 圖|古家媛
READ MORE
文化與產業
桂竹地方創生企劃提案人才培訓課程
2021.08.12
午後,走進位於大溪的桂竹發展協會,燈光稍嫌昏暗,氣氛略嫌緊張,幾個人影埋首苦幹,桌上放滿了各式各樣的茶與咖啡,如果不多做說明,還以為這是甚麼備戰考生的教室,或是正在全員趕死線的辦公室。上次來時還顯得陽光明媚,氣氛溫馨,今日究竟是怎麼回事?   「再十五分鐘就要報告了喔!」此時響起了惡魔般的聲音,所有人跟著哀號,這像是從前大學趕報告的畫面,沒想到會在這個空間裡重現,有些人把握最後的時間修改細節,有些人已經老神在在,也有些人不知道該如何掙扎起。想來協會才剛成立幾年,運作多半要靠政府資源投入,寫計劃書確實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能有這樣的機會學習實屬難得,難怪每個人都卯足全力。   整場的模擬提案會議,打頭陣的是三個暑期實習生,別看三個年輕小夥子還只是大學生,報告可是大學生必經的訓練,他們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看著這樣的他們,不經讓人期待他們未來的發展會如何發光發熱。   說起如何提案,這也是門高深的學問,而核心的價值就是說服政府機關「給!我!錢!」。「主軸太發散了,要想辦法串聯起來。」、「目標太模糊了,再聚焦一點會更好。」、「活動期程太趕了,有點危險喔!」、「啊你的經費表呢?」一個接著一個的討論,像是滿滿的大補帖,給予夥伴們提案的更多能量,或許寫計劃總要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才能成長,但這都會累積成珍貴的經驗,在未來與政府的合作交手中,越來越上手,卻又不至於迷失自我。         文|李若嘉 圖|李若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