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地協作2.0
在2020年的成大USR 1.0計畫中,他們整合了台南左鎮、龍崎以及高雄的田寮和內門,開展了「惡地協作」。隨著1.0計畫的逐步成熟,新計畫將「共感」作為核心價值,並擴展施作地點至台南新化、關廟和高雄旗山,整合成大的資源及在地資源,實施「三新」,以提高社區之間及社區與學校之間的凝聚力。
三新—「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
成大的惡地協作計畫不僅在認知層面透過文化永續和創新體驗提升在地共鳴,還在知識層面提出了「惡地智庫」概念,集合九個系的教授進行文史勘考、生態群落的採集和研究,以補齊過去缺失的資料。成大在發現問題的同時,也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在實際的產業層面,成大開設了相關課程,動員大學資源與社區進行「產業協作」,長期監測惡地環境並根據當地大量的莿竹林分佈,開始探索竹材的創新利用。
竹林管理與產業創新
竹林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難以盤點和管理,二是竹產業的沒落。對於管理問題,成大的黃偉茹教授發現了這一挑戰,並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現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航測及遙測分署)申請航攝影像,對惡地竹林資源進行盤點,以作為未來竹林管理和相關課程的災害風險評估資料。
至於竹產業的沒落問題,成大則以邊做邊學的方式尋求解決方案。過去的竹編、藤編產品不再符合現代使用者的需求,即使進行了一些改變,也未能顯著提升銷量。因此,計畫中的建築和都市計劃系教授們決定結合現代工法,設計出能夠隨時代變遷的竹構產品,期望以此建立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創造新的需求,解決竹產業的衰退問題,並改善因機會不足而造成的人口外移問題。
講者|黃偉茹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
文|張子儀
編|李若嘉
圖|蔡念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