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之美:文化與實用的交融

李嶸泰教授以蘇軾《於潛僧綠筠軒》中的名句作為開場:「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他強調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著「典雅」,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的重要資源,尤其在建材領域。

接著,李教授介紹了臺灣竹林的面積與資源現況:竹林佔全國森林面積的5%,約18萬公頃,蘊藏15.8億枝竹子,顯示出豐富的資源與開發潛力。然而,未經整理的竹林容易出現倒伏、老化現象,這不僅降低其價值,也可能成為山坡地滑落的潛在風險。

竹林碳匯的潛力與挑戰

李教授特別提到今年10月28日通過的竹林碳匯方法學,並詳細介紹了「碳匯」的三種類型。分別是儲存於植物體內的「綠碳」、存於土壤的「黃碳」,以及蘊藏於海洋的「藍碳」。竹子因其卓越的碳吸存能力,具備推廣碳匯的巨大潛力。然而,目前竹林碳匯的計算方式尚待環境部進一步公布。

他還分享了竹子的常見應用:孟宗竹可製作竹炭與竹地板,麻竹則常用於鷹架等建材。此外,竹子的根鬚具有抓土能力,有助於防範淺層崩塌。但他提醒,竹子的根系深度較為一致,若發生崩塌,整片竹林可能滑動,因此竹木混合林在水土保持方面更具優勢。

政府推動竹產業的多元策略

李教授談到近年來政府在推廣竹林產業上的努力,涵蓋了上游生產、加工、銷售市場以及教育領域。他以自身經驗為例,分享了近期在雲林古坑鄉石壁參與「竹林療癒」與生態導覽的活動,這是政府近年推動竹產業創新的一種模式。

與此對比,他提到中國的「以竹代塑」政策,以及在竹產業上的發展策略,例如日用品與文旅的結合。今年7月訪問中國時,他特別感受到當地在竹加工與竹藝品上的深耕發展,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整場演講的主題回到竹子的加值應用,李教授認為竹林碳匯極具潛力,竹子的應用更不應局限於「吃」的印象。從建材、工藝品到碳匯推廣,竹子展現出多元的可能性,是一項充滿未來性的資源。

講者|李嶸泰教授(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
文|鄧家洋
編|李若嘉
圖|李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