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臺灣竹子研究與特性
陳財輝研究員從學術脈絡切入,回顧臺灣竹林研究的發展。他指出,竹子與檳榔因無法獲得研究計畫支持,一直未受重視,直到近年才逐漸引起關注。他強調竹子在防災中的價值,特別是其地下莖具有防治水害的功能。竹子的應用大致分為三類:林業的竹材、農業的竹筍,以及國土保安。其中,竹筍的經濟產值在蔬菜銷售中僅次於高麗菜,但近年來利潤已有所下降。即便如此,過去學界與政府雖對竹子的研究甚少,仍曾積極推廣竹筍。
陳研究員進一步說明,竹子在早期臺灣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作為平底竹筏、防風設備以及邊坡防治的材料。他也介紹了臺灣竹子地下莖的四種分類,包括地下莖合軸叢生、橫走莖側出單稈散生、橫走莖側出合稈叢生以及走出莖合稈叢生。竹子大多為無性生殖,僅少數情況下會進行有性生殖,故竹子開花後往往意味著生命的終結。此外,竹子生長速度極快,約一個月即可完成生長,因此具有相當可觀的碳匯潛力。他特別提到桂竹因生長於土壤厚度不足30公分的貧瘠地區,品質優良且富有彈性,甚至外銷至日本,展現其獨特性與價值。
竹林是否是山林崩塌的罪魁禍首?
後半場演講聚焦於「竹林淺根易致崩塌」的迷思來源。陳研究員回憶,自民國七十三年開始研究竹子,他便持續關注這一議題。他提到,敏督利颱風與納莉颱風的侵襲,以及石門水庫的崩塌事件,使得竹林易塌陷的印象不脛而走。甚至有次在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會議中,林務局曾被要求移除竹林,改種深根樹種。然而,因山區土壤深度不足,深根樹種難以存活,改造竹林為樹林的建議也因此遭遇挑戰。
陳研究員進一步以日本為例,指出當地的柳杉林同樣面臨崩塌問題,但並未被貼上「危險」的標籤。他認為,這是因為我們對竹子特性的理解不足。實際上,山區崩塌的主因通常涉及地質、地形與降雨量,而道路開挖與河岸侵蝕才是常見的誘因。臺灣地質年輕、地形複雜,若工程處理不當,容易導致地基掏空與崩塌。他還提到,曾建議在邊坡插入竹桿以防止滑落,但由於工程單位對竹子存有疑慮,該建議未能實現。
竹林的雙面性與潛力
陳研究員幽默地形容,竹子是一種「正反兩極」的植物,說它好的極為讚美,說它壞的也毫不留情。若要移除竹林,最簡便的方法是剷除竹筍,但在南部泥岩地形上的莿竹林則需耗費更多功夫。該地區由於過去為海底地形抬升,土壤鹽度高且特性特殊,乾燥時過硬、遇雨則易滑動。儘管如此,竹子作為保安林,對水源涵養和減緩洪水氾濫仍有一定助益,能有效降低河流流速。然而,他也坦言,竹子在這些方面的科學研究仍不足,亟需更多實證支持。
講者|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陳財輝研究員
文|鄧家洋
編|李若嘉
圖|李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