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的種子
中央大學的「mbhoyaw」計畫,名稱取自「豐收與茁壯」的意思,不僅與永續發展的概念相呼應,也與這次計畫的主角—泰雅族的桂竹,有著深刻的連結。這次跨域合作的場域位於桃園市復興區,地點以羅浮為界,分為前山(第一期)和後山(第二期)兩個階段。
起初進入復興區時,地方耆老原希望效法小烏來,以傳統歌舞發展觀光來吸引更多人潮。然而,參與計畫的教授多來自工學院,對傳統文化和行銷並不擅長。最終,經過更密切的溝通與協調,決定將地方的實際問題與教授們的專業結合,發展出四大主軸:智慧防災、能源與減碳、永續環境、以及文化與產業。
與復興共同茁壯
復興區過去在面對豪雨、颱風等天災時,經常發生嚴重事故。尤其是後山,因其偏遠且位於高災害潛勢區,崩塌常使其成為孤島,撤離民眾和電力供應變得困難,甚至連通訊也因災害而中斷。再者,《禁伐補償條例》及淨零政策的實施導致台灣竹材生產量大幅減少,而過於密集和老化的竹林也對水土保持及環境構成潛在威脅,甚至可能影響到石門水庫的水質和水量。這些防災問題,不僅影響住在復興的人,也影響下游地區的民眾,讓每個人都成為議題中的一部分。
為了解決這些挑戰,教授們著手進行災害分析、綠能與微電網建置、水資源監控、以及桂竹產業倡議等子計畫。然而,由於許多計畫場域屬於水源保護地,加上涉及原民會和林保署等不同部門,跨部會的協調使計畫推進變得更加複雜。經過三、四年的不懈努力,終於釐清了所有問題,並開始與當地的友順竹業和桂竹協會合作,展開竹分料場的建設、農村再生計畫及竹產業發展等項目。此外,學校也開設了九門相關課程,鼓勵學生探索當地議題,並以科技與人文關懷來解決在復興區發現的問題。
從竹林走向市場
在平衡計畫與地方關係後,計畫順利推進,伐竹人才短缺、竹廢料能源化等問題也正逐步解決。展望未來,計畫團隊希望能參考日本的商業模式:由企業贊助,民眾獲得資金進行竹林整理與疏伐,最終將農產品推向市場,以合理價格販售,確保產品既有利潤又具競爭力。當產品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後,便無需不斷依賴外部資金投入。企業也能從中獲益,實現碳足跡減少與竹林固碳,從而購買碳權,進一步提升資本。
講者|鄭揚宜助理教授(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文|張子儀
編|李若嘉
圖|蔡念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