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伐補償的限制

位於桃園市復興區泰雅合流部落的Ruma工作室,名字中的「Ruma」是竹子的意思。兩位負責人各自專注於不同的領域,櫓祝致力於林業推廣,舉辦竹林體驗活動;而阿山則領導友順竹業,專精於伐竹生產。儘管他們的工作內容有所差異,但因都與竹林息息相關,面臨的挑戰也相似。

在他們研究竹林議題時,發現部落族人申請禁伐補償時遇到諸多問題,像是土地計算方式複雜、行政程序互相衝突、以及部落長輩因為早年不熟悉土地管理而放棄申請等。以友順竹業的經驗為例,政府的責任劃分不明確是最大的障礙。在申請計畫時,一個單位要求租約,另一個單位則要求先核定才可提供租約,這樣的相互矛盾導致進度延宕,無法推進。

另一個問題是,竹林地的溝渠曾被其他使用者用水泥鋪平,導致地塊無法作為完整的林地進行管理。即使是如建設棚舍這樣的小需求,因行政程序拖延已久,至今仍無法解決提供工人廁所和休息空間,以及夏天工作時的遮蔽處這樣的基本需求

擴展至整個部落,土地測量與登記也是常見的困擾。由於竹林多位於山坡地,平地測量的方式並不適用,而林地面積的測量標準不明,數據難以精準建立。此外,許多部落長輩因過去不會辦理土地登記,導致土地分配問題懸而未決。即使有林地的族人,真正拿到禁伐補償的卻寥寥無幾,僅佔符合資格者的0.8%。

台灣自天然林禁伐三十年以來,林業逐漸式微。由於政府要求七成的竹木覆蓋率,竹林只能進行疏伐,但一邊伐一邊計算的成本遠高於全伐。全伐不僅能給竹林更多空間,也能促進竹子更健康地生長。然而,禁伐補償條例可能讓有心經營竹林的人卻步,這些限制是否已超過了政策的正面效果,值得深入探討。

什麼是疏伐?如何進行疏伐

竹林每年都會生長大量竹子,難免會有廢竹堆積,這些竹子不是無法販售,就是缺乏儲放空間,若不管理,還可能引發森林火災。為了保持林木的覆蓋率,友順竹業只能通過疏伐來管理竹林。

疏伐的過程從工班砍竹開始,他們首先開出作業道,讓運輸車能夠安全進入。砍伐後的竹子還需去除竹芽,這樣才能成為可用的竹材。運輸時,因為道路狹窄,剛好只能容納一輛車通行,竹材的重量與長度必須事先計算好,以免在運送過程中刮到或卡住。

若伐竹地點較為偏遠,他們會使用卡式集材機,將纜繩固定在車上,然後利用鋼柱和機器將竹子纜到目的地,這種方法既快速又安全。

產業升級的必要性

在伐竹運輸過程中,友順竹業深感產業升級的重要性。部落的工作不能只依賴純體力勞動,因為洄游的年輕人也需要經濟支持。如果他們回到部落只能做收入有限的勞力工作,往往會被認為是在外面「混不下去」才回鄉。因此,竹業必須在設備與技術上與時俱進,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讓年輕人感到自豪,進而願意留在部落,為竹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講者|李俐汝理事長(桃園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鄭揚宜助理教授(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文|張子儀
編|李若嘉
圖|李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