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赤炎炎,酷熱的天氣仍澆不熄長者們對防災講座的熱情。現場座無虛席,展現出社區居民的高度參與與凝聚力。活動開始前,呂學正講師特地走入座位席間,與長者們親切交談、互動寒暄,不僅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為後續的互動環節暖場,營造出輕鬆自在的氛圍,為講座揭開熱絡的序幕。
活動由義盛里里長王曉貞率先登場。王里長在這場講座中扮演關鍵角色,不僅親切致詞,關心到場的長者們,更在講座中分享復興區在地第一手的救災經驗與社區量能。她的分享,讓講師更能掌握義盛里在面臨災害時的實際狀況,也讓講座內容更貼近居民生活。在王里長的問候與經驗分享後,呂學正講師正式展開主題式的防災講解,帶領長者們認識防災知識、學習應變方法,提升社區的防災意識。
講座一開始,呂講師先從自身背景談起,並引用近期的重大案例——2024年4月3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 7.2 強震。當時,花蓮天王星大樓傾斜、多處建築受損,造成居民傷亡慘重,緊急啟用了中華國小作為避難收容中心。呂講師藉此案例,向長者們說明災害發生後的實際運作,包括如何提供安全庇護與糧食資源,讓大家體會防災準備的重要性。隨後,他現場向王里長詢問義盛里收容中心的容納人數與糧食儲備狀態。王里長立即詳細回應,展現她在平時對防災工作的縝密規劃與扎實準備,也讓居民更清楚了解義盛里目前的防災應變能力。
在講座中,呂講師還展示了一份關於復興區合流部落的降雨與土石流災害歷程資料。從中可以看到,政府在發布紅色警戒、要求撤離的時間點,僅兩小時後災害便隨即發生。幸好,當地居民在政府發布黃色警戒前便主動撤離,避免了更嚴重的傷亡。這一案例凸顯了「防災自主意識」的重要性,讓現場的長者們深刻感受到:及早行動、提前準備,才是面對災害最有效的保護。
講座最後,安排了模擬分組討論活動,讓長者們思考並設計災害應變小組的成員分工。各組依序分享擬定的名單,過程中,長者們既展現出幽默可愛的一面,也認真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互動,不僅幫助長者們重新思考自身及周遭人在災害中能發揮的角色與功能,也讓里長更清楚了解居民心目中合適的人選,有助於未來社區防災資源的整合與規劃。
文|謝騏陽
編|李若嘉
圖|謝騏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