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在協助羅浮高中與烏來的織布老師們對接時,整體過程順利了許多。無論是在應變措施還是行程安排上,都明顯進步。我們花了一整個學期精心籌備,安排課程,多次聯繫烏來的老師與羅浮高中的教師,力求在短短的兩天內,讓學生們學到最完整、最豐富的織布技藝。

泰雅織布文化的傳承是USR計畫中的一部分,作為其中的一員,我感到無比榮幸。能夠協助傳承泰雅族這項即將失傳的技藝,不僅能讓泰雅族青年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還能讓他們領悟祖先的智慧,並發揚光大,使這項技藝永續傳承。

過去我們安排了苧麻的種植、採收、刮麻、捻線等課程,而這次來到烏來,我們準備了更具系統性的教學內容,包括整莖、組織圖繪製、地織機操作、植物染色與串珠等技藝。看到羅浮高中的同學們認真專注於學習織布技法,並不時提問這些技藝的背景與來源,令我十分感動。唯一令人遺憾的是,泰雅族語言並無文字記載,許多技藝只能依靠記憶口耳相傳。由於時代的變遷,許多老師也是在不同地方尋找這些失落的技藝,才重新發現這是泰雅族珍貴的文化與祖靈智慧。

「以前男生不能織布,現在男生不學,這技藝就要消失了!」老師風趣地說道。傳統上,織布是女性的工作,男性則負責狩獵。然而,若現代還將這項技藝侷限於女性,這項美麗獨特的文化恐怕將逐漸消失。讓我欣慰的是,羅浮高中的男同學們不但不排斥學習,反而非常投入,這讓我身為文化傳承的一分子倍感欣慰。

看到每位同學滿載而歸,我真心希望他們能將這份手藝繼續傳遞,讓泰雅織布文化不斷延續,越織越長,越織越美!

文|劉書妤
編|李若嘉
圖|李若嘉

羅浮高中織布社在王秀玲老師的帶領下,並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以傳承泰雅文化為宗旨,致力於教導對織布和傳統文化感興趣的社員織布技巧。社團活動主要使用桌上型織帶機進行基本教學。為了讓學生更深入了解泰雅傳統織布技藝及學習更高階的技巧,我們特別安排社員前往烏來區,與當地的老師學習。

在活動的第一天,我們邀請了高林美鳳老師於她的達卡工坊,向學生們介紹泰雅族特有的織紋及其背後的意涵,並分享布料配色的技巧。同時,學生們還學習了傳統地上水平織布機的整經與織布技巧,並體驗了經過改良的桌上型織布機。此外,現場還有許多其他老師也參與其中,她們提到自己在退休後成立了各自的工坊,目的正是為了將這項技藝代代相傳。看到年輕的族人前來學習,老師們都非常欣慰。

第二天,我們帶領學生前往汪秀琴老師的由奈工坊,學習利用薯榔進行染布的知識,並在課程最後製作串珠手鍊作為紀念品。學生們發揮了無限的創造力,無論是在染布花紋設計,還是串珠顏色搭配上,都展現了極高的想像力,設計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獨特作品。

兩天的課程結束後,學生們反映學到了很多,不僅對泰雅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希望能有更多類似的學習機會。我們非常感謝蔡錫錚教授以及學校USR計畫的支持,讓這次活動得以順利舉行。同時,也感謝泰雅族老師們不吝分享他們的技藝,耐心指導學生,讓這場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文|游美琪
編|李若嘉
圖|李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