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直上的道路穿過維修區與隧道,辛勤的司機載著一車的人員抵達位於桃園復興區的三光國小。中大生透過魚菜共生、虹吸管原理、水資源課程以及地圖家園等活動,切合三光國小同學的生命經驗與生活型態,譜出為期三天的營隊。

第一天,經過一上午的破冰遊戲後,下午便開始講解魚菜共生系統。令我意外的是小朋友立刻異口同聲地說道:「沒錯!我們知道,在活動中心的後面有!」固定完菜苗後,我們便移動至一樓裝飾魚池和組裝系統。在裝飾魚池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同學們的創意與細心,這些都令我自嘆不如。倒掛的飛天魔女、交錯放置的美人魚、躺平在池缸裡的海綿寶寶,透過同學們的雙手,任何可能都揉合在尚未被定型的世界中,這裡沒有正確答案。

魚菜共生系統並非簡單製成,剛上山時,我便注意到中大學生忙碌組裝的身影。即使長時間在豔陽下,他們依舊盡心準備組裝配件。而三光國小同學們在與大哥哥大姐姐偕同組裝時展現出的態度也令我刮目相看。為了給魚乾淨的水質,即便是再小的細沙也會撈起,當裝置出現問題時會主動求救且在旁協助。後來,有一位弟弟跑到我跟前問我,這些裝置會繼續留下來陪我們嗎?我告訴他會的,除此之外還會教你如何維護,而你們一起組裝的回憶也會伴隨著你。

第二天的水資源課程,透過淨水模型以及懸浮輸水塔的遊戲連接省水閥水龍頭的實驗,喚醒了同學節約用水的意識與飲水安全的認識。透過水資源紙牌的互動,將知識設計成簡易易懂的模式。在水質微生物與pH測定環節中,讓同學們親自將不同酸鹼程度的水滲入相異的化學物質中,觀察顏色的變化。同學們的臉上露出嘖嘖稱奇的表情。有趣的是,同學們對於水杯中的水躍躍欲試,在實驗結束後也繼續將水杯中的水互換,興奮地看著其中的酸鹼中和與顏色轉換。雖然在教材中可以看得出大哥哥大姐姐們的用心,但我還是不免擔心主題對同學們而言是否存在難度。然而,我的擔心似乎是多餘的。在賦歸前的總複習時間,仍然看到同學們紛紛舉起的手。即使答案稍有誤,在大哥哥大姐姐們的引領與提示下,同學們對水質的知識也能滿載而歸。

最後一天介紹了地圖,同學們帶我們認識他們的家鄉。在手繪家園的時光中,同學們沉浸在自己的繪畫世界裡,在畫紙中我看到了同學時常光顧的雜貨店、連接山與山之間的橋樑、滿天的雲朵與沉穩的大山,感受到同學們與這片土地的連結,深深烙印在記憶與身體中。來到實地布置家鄉的環節時,同學們更是拿著寫著自己名字的房子模型,興奮地從模型中找出自己家的方位。在山水交錯中,戶外的自然光從同學們的手旁悄悄照應,這讓我不由得聯想到三光的來源,正是因為陽光可自河流三方射入山谷中,照亮部落因而得名。

文|余康琪
編|李若嘉
圖|余康琪

這是我上大學以來第二次參與為國小生舉辦的營隊,先前是在深山裡的客家庄,而這次同樣翻山越嶺來到了群山環繞的泰雅部落。這是一所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的國小。雖然是偏鄉的公立小學,卻有自己的廚房、校車,甚至提供通勤不便的學生校內宿舍。校內的老師相當年輕,多數看起來二、三十來歲。學校因應在地化的教學,提供泰雅文化相關課程,如射箭、語言、傳統歌謠等。文化認同是我時常思考但鮮少親身體會的議題。

在這三天兩夜的營隊裡,主要由中央大學的學生為國小中高年級的孩子帶來一系列的活動,包括破冰遊戲、魚菜共生、部落地圖,並圍繞著水資源議題展開課程,如水質檢測、省水系統等。在一旁用鏡頭捕捉大家,並偶爾參與互動的我,有更多餘裕思考這些活動的意義與成效。我想,在如此短期的營隊裡,學生能吸收多少知識並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些外來的大哥哥大姊姊,能給予他們多少陪伴。

對這些孩子來說,部落地圖課程特別能引起共鳴,隊輔隨口問了一句:「你是哪個部落的啊?」接著這些孩子就像被按下啟動按鈕般打開了話匣子。雖然他們所提的地名、描述的地理位置都不清不楚,但看到他們閃閃發亮的眼神,因興奮而不斷揮舞的小手,甚至反問我們大哥哥大姊姊家鄉的面貌,便覺得與他們又更親近了些,陪伴也變得更深刻了一點。

我所踏過的每個地方,即便最終會離開,總有部分的心會留在原處,而這個短期的營隊亦然。占據我絕大部分記憶的,是孩子們深邃的眼眸,時而試探、時而自信的眼神,操場一側的蓊鬱群山,在霧濛濛微雨中的姿色,還有鏡頭內那些繽紛而躍動的生命故事。

文|蔡勻勻
編|李若嘉
圖|蔡勻勻

這次活動讓我學到了許多實用的知識和技能,也增進了團隊之間的默契。每個活動都設計得非常用心,既有趣又具教育意義。在與三光國小的小朋友們相處的過程中,他們的可愛、純真和活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個營隊的第一個活動—破冰遊戲設計得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戰性,迅速打破了彼此的隔閡,建立了初步的團隊默契。他們在破冰遊戲中的熱情參與和天真笑容,讓整個活動變得更加有趣和充滿活力。

小朋友們的好奇心和積極性讓我們在講解魚菜共生和水資源保護時倍感鼓舞,他們認真的眼神和提出的問題,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環保接班人的希望。碩班學長姐們所帶領的水資源教育活動,讓孩子們受益匪淺,並提升了我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製作部落地圖的過程不僅加強了孩子們的團隊合作精神,也讓我們這些大哥哥大姊姊對當地的歷史、地理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活動場佈和撤場過程中,大家分工合作,儘管有些疲憊,但看到場地變得井然有序,內心感到非常滿足。每次活動結束後的檢討時間,大家積極發表意見,交流心得,這些討論對我們改進後續活動非常有幫助。每天的午餐和晚餐時間以及宿舍生活,我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交流與生活,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感情。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學習的旅程,更是一個充滿了歡笑和收穫的美好回憶。

總結來說,這次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是知識的學習、與小朋友們的互動,還是團隊合作的體驗,都將成為我們未來工作和生活中的寶貴財富。這幾天的經歷儘管忙碌且充實,但內心充滿了滿足和感動。

文|賴禹心
編|李若嘉
圖|余康琪、蔡勻勻

這次參加為期三天的營隊,我負責魚菜共生系統的內容,並陪同國小生一起學習和探索。這次經歷讓我收穫頗豐,深感滿足。

第一天,我和孩子們一起搭建和觀察魚菜共生系統。雖然我是這部分的負責人,但在解釋和示範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與孩子們共同學習的樂趣。他們對魚兒和植物的互利共生原理充滿了好奇,積極提問並動手實踐。看到他們的眼睛因為新知識而閃閃發亮,讓我感到非常欣慰。

第二天的活動是關於水資源的節省和檢測。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如何節約用水,並進行了簡單的水質檢測實驗。通過這些活動,我深刻體會到教育下一代關注和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孩子們認真地參與每一個環節,並在實驗中得到了實踐和驗證科學知識的機會。

第三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部落地圖,了解了當地部落的歷史和文化。這不僅讓孩子們對自己的家鄉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敬意。活動中,我們還進行了手作,讓孩子們親身感受部落的獨特魅力。

整個營隊的過程中,我不僅是孩子們的陪同者和指導者,也在他們的天真和熱情中重新發現了自然的美好和知識的樂趣。這次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意義和責任,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在環保教育方面持續努力的決心。

文|廖俞翔
編|李若嘉
圖|余康琪、蔡勻勻

上半學期,我們在義盛國小舉辦了半天的小課程,幫助學生們了解魚菜共生的系統原理,並帶著他們一起動手種植植物。從這次活動中,我們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和感想,並將其應用於下半學期在三光國小的營隊構思中。

三光國小的營隊除了介紹魚菜共生系統外,我們還負責規劃破冰遊戲。這些遊戲的目的是讓小朋友與自己組內的隊輔們熟悉彼此,以便後續課程更加順利地進行。我主要負責破冰遊戲的策劃以及魚菜活動的課程與流程安排。事前,我和另一位同學花了不少時間討論相關事宜。由於之前參加過返鄉服務營隊的經歷,這次籌劃過程變得更加順手,也更能預想到每個環節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並提前找到解決或替代方案。

老師及助理還安排了預演,讓我們實際跑一次流程。這樣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需要改進的地方,並指出可能未曾考慮到的細節。同時,我們也確認了所需的物品清單,以避免活動當天出現物品不足的情況。

營隊正式開始時,我真的很緊張,因為要配合學校的下課時間,必須嚴格掌控每個環節的時長分配,避免出現空拍。我也擔心我們設計的遊戲小朋友們會不感興趣,擔心我們準備的內容無法吸引他們。但當我看到他們玩得開心,並積極動手做時,這些擔心和疑慮就都消除了。雖然還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我覺得我們已經很棒了,也很高興能與大家一起完成這次營隊。不論是老師、助理,還是魚菜組的成員們,大家都辛苦了!

文|趙家榆
編|李若嘉
圖|余康琪、蔡勻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