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天氣微陰,空氣彷彿也跟著悶熱,有些透不過氣。我們沿著略微曲折的山路進入位於小烏來風景特定區旁的義盛國小,這是一所充滿泰雅族風情的特色小學。隨著彎路延伸向上,路旁高聳的樹相互交雜,形成了最原始的叢林,沿途深淺不一的綠色,是通往義盛國小的必經之路。從停車附近的公車站牌走到校門口,泰雅族的紋面勇士向我們招手,透過泰雅族的美麗圖騰,能感受到最具特色的原住民文化,旁邊搭配的三角形浮雕圖像更讓第一次踏入這片土地的我對這間學校有更特別的印象。
今天,中大的師生們跟隨著結構技師一同前往義盛國小檢查建築結構。我則拿起相機開始紀錄結構技師的講述,從禮堂的門口開始,內部的牆壁、天花板都是不容許遺漏的地方。當然整棟樓的教室和走廊也不能放過,在施工前,必須計算好需要幾條鋼筋,分別擺放在哪裡,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當技師細心分析時,義盛國小的主任也比旁人更關注聆聽老師的建議,這間學校仿佛是他的家。如果天塌下來,他就是第一個衝去扛起的人。與此同時,我也發現一旁埋頭認真作筆記的學生,他們的用心程度為我們的活動增添了幾分意義,也證實了我們的努力促成的合作沒有白費。
隨著團隊的腳步,我們來到了走廊的盡頭,連結原本的走道,兩者呈現T字型。站在及腰的不鏽鋼圍欄旁,放眼望去,氤氳的霧氣瀰漫整片山林,隔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閉上雙眼,傾耳而聽,耳邊充斥著山裡獨有的流水聲,瀰漫在周圍的空氣因為少了污染而更加清新,像是座現代版的「世外桃源」。來到這裡,可以遠離一切煩惱,心境也隨之清淨,我開始喜歡上這裡—復興區的人間仙境。
待團隊夥伴看盡了這兒的青山綠野,焦點轉到腳底下水泥地上的裂痕。在我原先的認知中,一直以為這是因為老舊所造成的正常情況,但今天一聽才了解,這大部分是因為結構不夠牢固所導致的。接著,我們來到了前往高年級教室的走廊,因為施工時段不同,一條走廊出現了兩種顏色,一邊是水泥灰一邊是油漆綠,這不僅會影響美觀,還會因為兩者間接縫的位差而存有潛在的風險。
隨後我們前往學校依山傍水的宿舍,主任一面介紹內部環境,一面像個射中目標的勇士般誇耀如此高規格的宿舍,講得頭頭是道,我們可是聽得津津有味。雖然義盛國小位於深山,生活機能可能不如平地方便,但整棟宿舍卻是一應俱全。打開窗戶馬上就能感受大自然,還有哪裡比這更適合生活的地方。繞完校園一圈也代表這次的檢查告一段落,技師誇讚校園需要補強的地方不多,主任對此臉上滿溢著笑容和自信。我想那是因為他真的把這裡當作是自己的家來照顧,也因為如此地用心,才能讓活潑天真的學生安全且快樂地成長。
文|蘇子庭
編|李若嘉
圖|蘇子庭
今天我們來到山上,和中大的師生以及結構技師一起參觀義盛國小。經過了四月三號的大地震,義盛國小的建築出現了一些裂痕。這些裂痕的出現是否代表建築物遭受到了嚴重的結構破壞,可能使學生暴露於危險之中,是老師們非常關心的議題。因此,這次由義盛國小的總務主任帶領著結構技師以及中大的學生和老師逐一檢視這些明顯的存在問題。
我們從義盛國小的至高點活動中心開始參觀。主任說兩側水塔下的牆壁並沒有出現明顯龜裂痕跡,然而面外的牆壁卻出現了裂痕。技師也給予了回覆,因為水塔的重量恰恰穩住了晃動所帶來的地震衝擊,使建築物免於出現裂痕,雖然兩側出現了肉眼可見的牆壁裂痕,但並不會造成建築物即時的危險。儘管如此,技師也給予了一些建議,例如可以運用一些填充材料在龜裂處做加強,以免在日後的使用中仍出現問題。
「這次的地震可以算是對這些補強工程做一次實戰演練」,義盛國小的總務主任是這樣說的。義盛國小在十年前已經做了校舍的耐震評估,並積極根據技師的評估報告做了耐震補強以及改善,幸運的是,這些工程在經歷了這次的連環地震考驗後,都顯示出了不錯的效果。例如,輔導教室外的柱子在評估計算後需要加粗幾根柱子以達到有效將地震能量向外傳遞的效果,在這次檢視的時候技師稱讚如實的改善讓這區的建築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損害。技師也藉此機會向中央的學生補足了一些建築物在理論面以及實務面上會出現的一些落差,以及如何在這些問題上做出相應但折損最小的改善方法。
我們沿著學校的階梯往下走,到了幼兒園校區。義盛國小是一間很認真牽起學生和族群文化互動的學校,總能在一些小地方看見他們的努力,可以在走廊上看見族語的打招呼用語,可以在活動前的整隊聽見老師和小朋友們用族語達成一些小默契,也能在川廊上看見一些介紹泰雅文化的海報,一點一滴地感染著每一個留著泰雅血液的學生。
繼續往下走,我們來到了學生宿舍。在之前的評估報告書中建議將窗戶改善,這次我們也從看見了改變。雖然牆壁頂上出現了裂痕,不過經過技師判斷為塗料的龜裂並不影響建築物本身,讓主任也鬆了一口氣。逛完一圈校園後,我們差不多確認完大部分的校舍經過地震後仍然堅固,並沒有安全疑慮,同時也代表著完成了今天的任務。今天的參觀讓我覺得很特別,除了獲得一些建築專業知識外,也更了解了義盛國小的建築全貌,我期待著下次有機會再跟著主任一起了解學校的各個建築的歷史與文化。
文|蔡念蓁
編|李若嘉
圖|蔡念蓁